从工业遗产到艺术空间——朱锫解读798CUBE的创作之旅

2024.11.29

2024年11月23日下午,798艺术区的CUBE美术馆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建筑公开课,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“建造现场品鉴”系列课程的第一课,建筑学院院长、也是这座美术馆的设计者朱锫教授亲临现场,带领大家漫步场馆、详细解读设计背后的思想、经历和创作感悟,带来了一场与“自然建筑”对话的深刻体验。

 

从广场开始:在阳光下解读空间的重塑

课程从CUBE的中心广场开启,有如古典时代露天剧场作为建筑的起源。这里曾是上世纪50年代工业厂房的装卸货场,而今被改造为一个极具现代感和艺术张力的中心院落。朱锫教授在此首先回顾了798园区的改造历史,在与策展人侯瀚如、艺术评论家皮力先生的共同探讨中,改造思路逐渐成形,最终完成了佩斯画廊、民生美术馆、以及CUBE美术馆共同构成的工业遗产改造实验性创作矩阵。指点着院落内独特的混凝土高墙、悬挂在上方的巨型滑动轨道、垂拱形帆布遮阳装置等,朱锫教授指出,这些设计细节不仅是艺术场馆实用功能的体现,更是艺术的一部分,随着天气、光线和帆布形态的变化,空间也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力,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,隐藏着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尊重。

 

 

步入展厅:感受光影与建筑构造的交织

从广场移步展厅继续探访这座建筑的核心空间。面对CUBE美术馆的无柱大跨现浇混凝土结构展厅,朱锫教授详细阐述了建筑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紧密相连的建构之美,将其创造性的与建筑功能相结合,才是建筑之美最本质的表现形式。

具体到这座美术馆的展示空间,两个经典的矩形立方体上下叠落设置,一个采用巨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倒拱式曲面横梁,伴随着自然天光从比邻的两个拱之间漫射下来,也和中心院落的形似倒拱的帆布机械装置相呼应;另一个则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式大跨横梁结构体系,密肋横梁薄而高,凸显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材料特性。从结构角度上看,无论是钢筋混凝土倒拱式曲面横梁,还是钢筋混凝土密肋横梁,都被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体所支撑,展厅内部的白色“美术馆墙”与倒拱式曲面横梁和密肋横梁留有一定宽度的缝隙,可以清晰地表达结构体系和彼此之间的受力关系。二者都充分应用了几何形体的层次排列,既遵循了原有厂房的轮廓,又赋予空间新的功能与秩序,学生们随着讲解步入空间,近距离观察细节,切身体会到光影、材料与几何构造交织而成的建筑美感。

 

 

 

 

报告厅分享:自然建筑的思想火花

参观的最后一站是798CUBE的报告厅。在这里,朱锫教授展示了一系列“自然建筑”的实践作品,包括享誉世界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、正在兴建之中的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平台,以及同在景德镇的紫晶国际会舍等,通过这些所处环境不同、功能要求各异的建筑作品,系统阐释了“自然建筑”理念的核心——自然建筑所探究的是建筑背后的建构法则,寻求一种人、自然和文化的一种血缘关系,而这种深层关系所折射出的是我们看待人、自然与传统的态度,在建筑日趋主题乐园化-商品化两极分化的当下,保持一种尊重自然、传统与人本身的历史观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

 

随着报告厅里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合影,“建造现场品鉴”首课圆满结束。这不仅是一堂设计课程,更是一场思想与空间的对话。798CUB作为工业遗产改造的典范,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刻的文化内涵,让师生们领略了建筑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重获新生。建筑学院的学生们,也将带着亲身的建筑体验与受到的启发和思考,向着建筑世界继续自己的尝试和探索。

 

从工业遗产到艺术空间——朱锫解读798CUBE的创作之旅

2024.11.29

2024年11月23日下午,798艺术区的CUBE美术馆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建筑公开课,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“建造现场品鉴”系列课程的第一课,建筑学院院长、也是这座美术馆的设计者朱锫教授亲临现场,带领大家漫步场馆、详细解读设计背后的思想、经历和创作感悟,带来了一场与“自然建筑”对话的深刻体验。

 

从广场开始:在阳光下解读空间的重塑

课程从CUBE的中心广场开启,有如古典时代露天剧场作为建筑的起源。这里曾是上世纪50年代工业厂房的装卸货场,而今被改造为一个极具现代感和艺术张力的中心院落。朱锫教授在此首先回顾了798园区的改造历史,在与策展人侯瀚如、艺术评论家皮力先生的共同探讨中,改造思路逐渐成形,最终完成了佩斯画廊、民生美术馆、以及CUBE美术馆共同构成的工业遗产改造实验性创作矩阵。指点着院落内独特的混凝土高墙、悬挂在上方的巨型滑动轨道、垂拱形帆布遮阳装置等,朱锫教授指出,这些设计细节不仅是艺术场馆实用功能的体现,更是艺术的一部分,随着天气、光线和帆布形态的变化,空间也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力,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,隐藏着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尊重。

 

 

步入展厅:感受光影与建筑构造的交织

从广场移步展厅继续探访这座建筑的核心空间。面对CUBE美术馆的无柱大跨现浇混凝土结构展厅,朱锫教授详细阐述了建筑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紧密相连的建构之美,将其创造性的与建筑功能相结合,才是建筑之美最本质的表现形式。

具体到这座美术馆的展示空间,两个经典的矩形立方体上下叠落设置,一个采用巨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倒拱式曲面横梁,伴随着自然天光从比邻的两个拱之间漫射下来,也和中心院落的形似倒拱的帆布机械装置相呼应;另一个则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式大跨横梁结构体系,密肋横梁薄而高,凸显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材料特性。从结构角度上看,无论是钢筋混凝土倒拱式曲面横梁,还是钢筋混凝土密肋横梁,都被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体所支撑,展厅内部的白色“美术馆墙”与倒拱式曲面横梁和密肋横梁留有一定宽度的缝隙,可以清晰地表达结构体系和彼此之间的受力关系。二者都充分应用了几何形体的层次排列,既遵循了原有厂房的轮廓,又赋予空间新的功能与秩序,学生们随着讲解步入空间,近距离观察细节,切身体会到光影、材料与几何构造交织而成的建筑美感。

 

 

 

 

报告厅分享:自然建筑的思想火花

参观的最后一站是798CUBE的报告厅。在这里,朱锫教授展示了一系列“自然建筑”的实践作品,包括享誉世界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、正在兴建之中的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平台,以及同在景德镇的紫晶国际会舍等,通过这些所处环境不同、功能要求各异的建筑作品,系统阐释了“自然建筑”理念的核心——自然建筑所探究的是建筑背后的建构法则,寻求一种人、自然和文化的一种血缘关系,而这种深层关系所折射出的是我们看待人、自然与传统的态度,在建筑日趋主题乐园化-商品化两极分化的当下,保持一种尊重自然、传统与人本身的历史观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

 

随着报告厅里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合影,“建造现场品鉴”首课圆满结束。这不仅是一堂设计课程,更是一场思想与空间的对话。798CUB作为工业遗产改造的典范,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刻的文化内涵,让师生们领略了建筑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重获新生。建筑学院的学生们,也将带着亲身的建筑体验与受到的启发和思考,向着建筑世界继续自己的尝试和探索。

 

北京   酒仙桥北路9号
恒通国际创新园   C7

TEL: 86-10-86227468
Mail:office@studiozp.com

© 2023 BY 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
京ICP备07008904号